知识产权数据作为人类智慧结晶的集中体现,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法律、经济等信息,是一座巨大的“金矿”。知识产权数据是数据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时效性快、专业性强、规范性好、利用价值高等特点,具有丰富的利用场景。
国家知识产权局向社会公众开放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62种知识产权基础数据,为知识产权数据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知识产权数据使用手册及开放目录》,进一步便利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获取及利用知识产权数据。手册介绍了知识产权数据基本概念、利用场景、获取方式以及相关服务系统,并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开放目录,供社会公众和创新主体在学习、工作中参考使用。
手册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数据基本概念、知识产权数据利用场景、知识产权数据获取方式、知识产权数据公共服务系统介绍等四个章节。
一、知识产权数据基本概念
知识产权数据是指产生于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活动中,以电子形式记录、保存的文件、资料、图表和电子证照等各类数据。
手册主要介绍了专利数据、商标数据、地理标志数据、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等四类知识产权数据。
二、知识产权数据利用场景
1)专利信息检索
专利信息检索是根据数据特征,从专利信息数据库中挑选符合某特定需求的专利信息的过程,可分为专利著录项目检索和技术主题检索两大类。
2)专利信息分析利用
专利信息分析利用从狭义上讲是指从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等专利文献中采集大量的专利信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专利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组合和分析,利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作用的情报。
广义上的专利信息分析利用包括专利导航、专利预警、专利布局等。
3)商标信息查询
商标信息查询是以注册商标或者预申请的商标为对象,查询各种相关信息,通过查询来获知商标的基本情况和设计思路等信息。
4)商标信息分析利用
商标信息分析利用是指从商标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商标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组合和分析,进而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作用的竞争情报,为企业的品牌规划、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的活动。
5)商标品牌监测
商标品牌监测是指监测主体利用建立在数据模型基础上的科学分析系统,对商标品牌持续地监测和分析,包括自身商标品牌布局监测、竞争商标品牌监测、产业环境监测等。
6)地理标志数据检索
地理标志数据检索主要指地理标志信息的获取,包括地理标志产品公告、专用标志核准公告,和以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数据的检索。
7)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检索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检索是指在已公开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公告中,获取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信息,或根据需求建设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
8)技术创新
利用专利数据能够了解技术发展历程、不同区域对技术的关注程度、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活跃程度、目前或未来的技术研发热点,从而制定技术创新计划,直接驱动研发效率提升。
9)政府决策
对知识产权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利用,有助于实现科学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增强国家或地区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0)数据库建设
建设知识产权数据库以及开发适应性的数据应用系统,能够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安全地利用知识产权数据。
11)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应用
人工智能开发涉及数据收集、模型训练、评估和部署等阶段,大模型需要大量的高质量数据进行训练,以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泛化能力,知识产权数据在这两项应用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知识产权数据获取方式
知识产权数据主要有两种获取方式,一是按照特定的检索条件进行查询检索,检索结果可浏览或下载;二是针对开放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进行批量下载。
1)查询检索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服务”栏目提供的各类工具,按照特定的检索条件进行查询检索,检索结果可浏览或下载。
2)批量下载
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向社会公众开放的知识产权基础数据涵盖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地理标志数据,共计62种,并不断优化数据下载方式。社会公众可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系统”和中国商标网“商标数据开放系统”批量下载。
四、知识产权数据公共服务系统
介绍了9个知识产权数据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系统的功能、使用以及数据范围。
1)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2)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
3)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系统
4)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公共服务系统
5)专利专题数据库
6)中国商标网(商标网上查询系统)
7)中国商标网(商标数据开放系统)
8)欧盟商标查询系统
9)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系统